4月25日,春日的鼓楼区八号门事件旧址前,两方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系部师生代表与旧址管理方共同为“爱国主义与德育教育基地”“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”授牌,一场跨越时空的育人对话就此开启。这座承载着江苏首个党支部诞生荣光的红色地标,正式成为新时代机电学子锤炼品格的“精神熔炉”。
历史回响照见育人初心
八号门事件旧址作为江苏党史上的“红色原点”,见证了1921年中共陇海铁路徐州(铜山)站支部成立的星火燎原。旧址内斑驳的铁轨、泛黄的文献、复原的场景,无声诉说着早期共产党人以生命点燃信仰之光的壮烈史诗。选择在百年后的今天与历史对话,正是要让革命先辈的热血温度,化作滋养新时代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。
思政赋能共筑育人矩阵
此次共建打破传统思政教育“课堂—书本”的双元模式,构建起“历史现场+实践课堂”的立体化育人空间。旧址将开放史料库、口述史档案等资源,为思政课提供鲜活案例;学院思政教研室则发挥专业优势,组建学生宣讲团、开发沉浸式党团课,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叙事中焕发新生,推动红色教育从“参观式”向“体验式”跃迁,推动“思政课程”和“课程思政”的深度融合。
沉浸课堂对话历史英魂
授牌仪式余温未散,活动以“双师同堂”的形式,为在场师生开启了一堂“行走的团课”。珍藏的《陇海铁路总工会罢工宣言》影印件与当代青年奋斗图谱,在展厅入口处的百年铁轨旁展开“时空对话”:在泛黄的罢工传单前驻足讲解“八号门事件”中工人党员以血肉之躯对抗强权的壮烈。1921年的罢工号角从这条铁轨传向全国,2025年的青春誓言也必将沿着这条精神铁轨奔赴未来。
躬身力行赓续精神血脉
师生们手持扫帚、抹布,以最朴素的方式向历史致敬。擦拭展柜时,学生发现一份泛黄的罢工宣言复印件,指尖触碰纸面的刹那,他忽然理解了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的深刻意涵。在清扫庭院落叶时,老师们边劳动边讲述八号门事件中工人领袖的故事,让劳动教育自然融入红色叙事。这场特别的“开馆仪式”,让思政教育真正实现了“入眼入耳”到“入脑入心”的升华。
旧址门前的百年梧桐沙沙作响,仿佛在为这场跨越世纪的对话击节而歌。当红色地标遇见青春力量,当历史文脉对接时代新人,这方承载着信仰初心的热土,正孕育着更多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未来,双方将携手打造更多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革命薪火在躬身实践中代代相传,让信仰之光照亮新时代青年的逐梦征程。
文/李浩岩
图/胡徐鹏
审核/杜啸